翻译研究中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07-15 11:04 | 官网

何媛媛

在全球化浪潮中,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译者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尤其是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的差异带来的问题更加棘手。怎样才能做到既准确传达源语言信息,又能在目的语中成功再现源语言的文化深度和风俗习惯?这不仅要求译者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对译者的文化素养、翻译技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跨文化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文化的交流和传递,因此译者要以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和语言技能来应对。

一、翻译实践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语言结构的差异

语言结构的差异是跨文化翻译中一个常见而复杂的难题。例如,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英语多使用名词化结构和被动语态,更加强调事物的客观性。相反,汉语中主动语态较为常见,这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更喜欢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往往侧重于行为本身,这体现了语言的文化特性。因此,英汉互译时,译者不能机械地按照原语言顺序或者结构进行文字转换,而要深入理解语句的原意和语境,尤其是涉及到文化因素时,更要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弄清楚文化信息,适当地调整语法结构,以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翻译不仅要确保译文信息准确、文本流畅,更要做到两种语言结构差异的平衡。

(二)文化适配与语言表达

在跨文化翻译中,准确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以及习俗的差异对于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因此,译者不仅要理解词汇的表面意思,还需深入其文化寓意,确保不同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同时,考虑到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如西方的直接性与东方的含蓄性,翻译时必须调整语气和表达方式,以适应目的语的语言风格。翻译特定的文化习俗,如节日和礼仪,也需要进行准确的文化适配和解释,以确保文化元素的真实和全面展现。

在研究翻译中的跨文化交流问题时,选择适配的文化符号进行准确表达尤为关键。例如,北京的京剧不仅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瑰宝。京剧以其复杂的表演技巧、独特的面部彩绘以及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和歌唱而闻名。京剧演员通过歌唱、念白、表演和武术动作来讲述历史故事或古典小说,使其成为观众极富教育意义和娱乐价值的体验。

川菜以其独特的麻辣味闻名于世,其代表菜如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在国际上也受到食客的广泛喜爱。川菜的烹饪技艺精湛,使得每一道菜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上海的外滩是展示上海历史与现代化面貌融合的地标。这里的历史建筑群与对岸浦东的现代化天际线形成鲜明对比,昼夜皆展现出不同的美景,吸引了摄影师和游客前来欣赏。

彝族火把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庆典,庆祝时间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节日不仅是彝族人民祭祀、祈福和感谢祖先的时刻,也是展示彝族舞蹈、音乐和火把竞技的大好机会。广东的粤剧以其音乐和表演风格的独特性而闻名,特别是其悠扬的唱腔和精致的身段动作,体现了广东丰富的文化艺术传统。粤剧能够深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深度。

通过对这些文化符号的充分理解和准确地翻译,可以更有效地将中国各地区的文化特征传递给国际舞台,展现其真实性和全面性,这不仅涉及翻译技巧,更是文化传递和桥梁建设的重要过程。

二、翻译策略与文化敏感性的提升

(一)桥接差异,增强理解

文化适应性翻译不仅要求译者精通两种语言,更要求其深入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了解其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社会价值观,这成为确保信息准确传达的关键。例如,在商务谈判中,中方人士通常采取更加间接和含蓄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则偏好直接的交流风格。因此,译者必须调整语言表达方式,以适应目标文化的沟通习惯。文化适应性翻译技巧在处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材料时尤为重要。例如,将典型的中国成语或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时,直接翻译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深层意义,因此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或额外的注释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表达的意思。

(二)翻译中的语言敏感性和文化深度

在跨文化翻译中,精确选择词汇并体现语言的敏感性至关重要,尤其当涉及到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元素时。以中国春节的翻译为例,译者需要详细介绍其文化特征和庆祝活动,这样做不仅能帮助读者理解节日的庆祝方式,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样,在翻译关于长城的旅游手册时,译者不仅呈现其作为“长城”的字面意义,更需进一步阐释了长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如其作为中国力量与坚韧的象征。通过这种深入的文化展示和细致的语言表达,译文能够更加真实、更加全面地传递原文的文化价值和深度。

结语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工具,其核心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和适应。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理解,运用文化适应性技巧、选择精确的语言,才能确保译文的高质量。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跨文化翻译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因此译者要持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单位:榆林学院。课题名称:基于提高跨境旅游质量的陕北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3-CXY-115),榆林市科技局2023年项目。]


学会概况

查看详情

联系我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