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经济政策驱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12-30 10:21 | 官网
朱方政
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亟待回答的文化领域话题。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公共经济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应持续优化和完善公共经济政策,基于文化产业发展全局性视野,为文化产业各领域发展提供积极的政策指引,以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阶段发展目标
为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全面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包括明确短期与长期的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国家层面应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全面深化改革,在《“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框架内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市场格局。地方层面需聚焦城市实际资源禀赋和城市短长期发展目标,精准锚定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针对部分地区文化资源多,但产业转化成果少、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化、培育中小文化企业、提升文化产业管理水平等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通过推动中小型文化企业落地、引进外地大型文化企业等方式,引导文化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同时避免区域内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例如,政府可以构建“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避免单一文化产业的无序扩张,为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有序融合和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最后,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政策的执行和监测,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确保政策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多措并举供给利好政策
相关部门应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供给利好政策,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高文化市场开拓能力。其一,财政支持政策。通过直接资助和资金补助等方式,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财政支持。例如,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提出对首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的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其二,金融支持政策。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题。例如,北京推出《关于金融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银行加大面向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增加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其三,税费优惠政策。出台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在内的一揽子专项税费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点燃引擎,激活产业发展活力。例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可对其免征3年至5年企业所得税;对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企业、设计服务企业等,可以减免10%至20%的企业所得税。
着重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政策支持力度大,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多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此,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投入,推动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优化文化产业发展资源配置。一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支持当地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企业发展,如设立专项基金、提供低息贷款等,西部地区文化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区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合作,共享发展资源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中西部地区应强化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快速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四川省推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陕西省推出《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都从政策视角提出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知名区域文化品牌。
优化文化市场服务平台
各地政府应推出一系列政策用以优化文化市场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一,推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平台升级发展,构建文化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推出指导政策,增强文博会和文交所的综合服务能力,提供从项目洽谈、融资对接到市场推广的一站式服务,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全方位发展。吸引国际知名文化机构、投资机构和专业人才参与平台建设,并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提升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和专业化水平。其二,加大面向文化产业的普惠性公共技术和服务等各类平台的建设力度。支持建设涵盖文化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制作、文化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公共技术平台,降低技术门槛;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服务,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大型文化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和教育项目,协同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其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司法保护、行政执法和行业自律三者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和完善文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确保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在打击侵权行为时能够高效合作,形成合力,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