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岁月 百年追寻》:以红色文化力量致敬百年风华
发布时间:01-04 13:42 | 官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1月1日,由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与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共同指导举办的“讲好中国故事、爱我美好杭州”——《西湖岁月 百年追寻》大型油画创作观摩首展在杭州余杭区林下书院正式向公众开放。该作品以2022年纪念“西湖会议”一百周年为背景创作,由本会理事、副秘书长童丽莉创意并携手青年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黄东兴;老一辈艺术工作者、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步燕萍等共三位三代艺术家创作完成。从历史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作品以厚重的文化内涵、精湛的艺术语言,生动地呈现了一个文化故事背后的红色精神与时代活力。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启,一百年的时空画卷,让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来连接与见证。
生动讲述城市红色故事
积极传播中国时代声音
大型油画《西湖岁月•百年追寻》承载着杭州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洋溢着新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浙江文化产业学会始终以肩负着传递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时代使命为责任。童丽莉女士这样向我们介绍了这幅作品。她说,作品是以2022年“西湖会议”一百周年作为创作背景,他们希望通过百年时空跨越的叙事手法,用油画的图像来讲述一个生动的时代新故事。2021年,她应杭州西湖游船公司邀请参与了 “西湖会议”的文字整理工作,为了了解了这段关于杭州的红色历史,特地去北山路党史博物馆寻找此前关于“西湖会议”的美术作品。但是只找到一幅关于“西湖会议”绘画的印刷品。从小学习绘画并且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她希望再创作一幅作品,用于讲述一个新的杭州红色故事,并作为杭州“西湖会议”一百周年的纪念;同时为观众呈现一个崭新百年场景下的西子湖畔人们的美好生活。将近两年时间,她从对“西湖会议”的了解,到创意构思;到组织相关艺术家,到画中细节深入刻画的创作,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心愿。
这幅油画长4.5米、高1.8米,由每幅宽50厘米的油画板进行屏风式组合而成。画面的左侧,是1922年“西湖会议”的历史场景;画面的右侧,是一位杭州小女孩,从湖边漫步走来,她刚刚从博物馆出来,手拿着《西湖岁月》书籍;这代表了当代青少年对红色历史的学习和追寻。 “西湖会议”是1922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一次中共秘密会议,2022年8月中旬,童女士再次在西湖游船上参加了在杭专家学者关于“西湖会议”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当时的研讨会在一艘叫作“日月潭”号的西湖游船上举行,这是宝岛台湾日月潭上“西湖”号的姐妹船;因此一艘满载游客刚刚靠岸的“日月潭”号就出现在了作品中。
百年恢弘的历史与新时代产生连结与互动,打开了一条穿越百年的艺术通道,呈现出一副蓬勃向上的时代剪影。作品在引起观众心潮澎湃的历史回忆和身处于新时代的情感共鸣之时,真正做到了“画里有故事,故事里有画”,实现了重温历史、感悟精神,探寻初心与使命的目标。
以油画为体以历史为魂
城市文化艺术创新引领
从古至今,文化通过故事来被记录、被诠释、被创造。这幅大型油画是由老中青三位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他们都是杭州人或新杭州人。出生于1992年的青年艺术家黄东兴是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尖子生,目前执教于江西财经大学艺术系;他是为数不多的青年画家且能够创作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并获奖无数的油画家,也是这幅作品的主力创作者。出生于1946年,毕业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步燕萍老师担任作品的创作指导;画了一辈子油画的她,日常主题创作内容是《中国人文巨匠》系列,笔下记录了很多近现代中华历史名人。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灵感、萃取题材、创新内核;由老中青三代文化工作者呕心沥血,终于共同创作出惊艳众人的《西湖岁月•百年追寻》大型油画艺术作品。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常务理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周乾松在对创作内容进行了建议和指导后说,三位作者将历史的精髓、现实的意义与未来的期盼相结合,围绕杭州城市IP理念进行主题创作,非常有意义。
创新再创新!时代的作品需要传承的创新,该画作经由精心设计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结构。作品左侧4块画板组成的画面,呈现了100年前“西湖会议”的场景;右侧4块画板组成的画面,描绘了100年后西子湖畔美好生活的场景;这两组画面都是可以单独展示的。中间一幅画板,描绘了世界遗产杭州西湖上的乾隆御题假山石,西湖荷花,还有最具特点的西湖手摇船。童丽莉说,这是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卯榫”结构的智慧,这些图像的连接暗号对上了,整幅作品就完美合体了。更有深意的是,作者们在整幅画中隐藏了9只洁白的鸽子,与9块画板的数字相呼应,表达了老中青少四代人对当今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国“久久大业、和平统一”的最真心期盼与最诚挚的祝福。
贯彻文艺现实创作精神
让中华文化与时代共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部署,将文艺创作放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局中加以推进,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壮丽历史画卷衍生出了众多的精彩历史故事,它们代表着中华民族辉煌博大的文化底蕴。当下的各类文化艺术作品都正试图通过多种多样的视角、特有的表达方式,让艺术创作逻辑与生活逻辑融合贯通,创作出历史、现实、未来结合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文化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代共鸣,为时代赞歌。黄东兴、童丽莉、步燕萍等三代艺术家立足于杭州城市文化精神,用一种生动的形式为大众讲述一个中国故事,激活了深藏于人们心中的历史文化记忆,并在如今的文化语境中重塑新生,迸发出崭新的城市文化内核力量。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故事历经时光磨砺与考验,依旧散发出历久弥新、强劲又绵长的力量,城市则是历史与现实相遇的剧场,文化交流的会客厅,艺术作品正是可以帮助两者交汇碰撞出新火花的最佳载体之一。如同《西湖岁月•百年追寻》一般,它将会成为凝炼着杭州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红色文化故事的一个标记。更将成为时代发展的视觉见证,以艺术感召力凝聚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