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度杭州市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04-21 09:43 | 官网

各有关单位,有关科研组织,社科社团:

根据工作安排,现就2025年度杭州市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溯源、铸魂、传播一体化,充分发挥区社科智库决策支撑、理论创新、实践服务的功能,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专业化、建设性、可行性对策建议,为高新区(滨江)(以下统称为滨江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贡献社科力量。

二、课题选题

为引导做好2025年度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申报工作,提高应用对策类课题选题的针对性、有效性,现发布《课题选题指南》(附件1)。

课题方向仅做参考,申报者可根据自己的学术积累和研究专长确定研究方向,细化具体题目,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或角度进行申报,突出滨江特色与实践创新。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建设“中国数谷”的实践研究

2.滨江区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研究

3.优化营商环境的滨江实践

4.培育和发展新型消费经济激发消费潜能的对策研究

5.滨江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6.滨江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7.滨江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8.滨江区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9.首发经济引领消费升级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研究

10.滨江区发展银发经济的实践探索研究

11.滨江区打造人文经济新高地研究

12.滨江区深化招商引资机制改革研究

13.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滨江实践与经验研究

14.推进山海协作的实践经验与对策研究

(二)科技创新与战略支撑

1.滨江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区的对策研究

2.滨江区着力推动数字自贸区建设研究

3.滨江区推进“赛”“会”之城城市建设研究

4.滨江区未来产业和新兴科技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政策研究

5.布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实践对策研究

6.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变革研究

7.高能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培育与建设研究

8.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滨江实践研究

9.新质生产力发展“滨江现象”研究

10.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

11.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滨江范例研究

12.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的滨江实践研究

13.滨江区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实践研究

(三)文化高质量发展

1.滨江区打造全民精神富有全域文化优享高地实践研究

2.建设公共文化共同体实践与对策研究

3.滨江区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高地研究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滨江实践研究

5.滨江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研究

6.滨江区浙东运河文化研究

7.滨江区来氏文化研究

8.滨江区企业家精神研究

9.滨江区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民生融合发展研究

10.滨江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研究

11.人文经济与区域综合竞争力研究

12.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对策研究

13.文化特派员机制创新发展研究

(四)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

1.滨江区加快发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研究

2.滨江区建设社会文明新高地研究

3.滨江区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4.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服务及城市治理的探索研究

5.滨江区公共数据开放协同优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6.滨江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7.滨江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

8.滨江区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研究

9.城市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10.滨江区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

11.滨江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12.滨江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3.群体心理调查与社会情绪相关疏导研究

三、课题说明

1. 本年度课题分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三类。课题申报采用“揭榜挂帅”形式,鼓励组成跨学科跨领域专家团队,集中资源做优研究。

2. 课题研究经费实行“基础经费+绩效经费”模式,重大课题经费标准为每项20万元以内,重点课题经费标准为每项  1.5万元,一般课题经费标准为每0.8万元。重大课题结题后经评审确定为优秀课题的,每项增加2万元绩效经费。重点课题与一般课题后经评审确定为优秀课题的,每项增加0.3万元绩效经费。

3.立项课题结题时间为2025年10月20日前。课题最终成果为1篇论文或研究报告,并同步形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决策建议报告》。课题结项工作依据《杭州市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建设及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与课题协议书约定执行。

四、申报要求

1.课题研究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注重总结“真经验”,找准“真问题”,提出“真对策”,凸显课题研究的前瞻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创新。

2.申报人应熟悉滨江区发展实际,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坚决维护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无学术不端行为,近3年无被撤销其他研究课题的记录。

3.重大课题负责人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重点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一般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申报人以课题项目负责人身份只能申报一项课题,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可参与两个课题项目申请。相同内容已列入省级和国家级相关研究课题的、尚未按期完成上年度研究课题的,原则上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5.申报人所在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予以担保。

五、申报时间、方式及注意事项

1.申报时间从发文之日起至5月9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2.申报材料需同时提交纸质和电子版。

1)纸质版:《2025年度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申报书》(附件2)一式两份,签字盖章后A3纸双面印制(封面纸质同内页纸质,中缝装订);《2025年度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附件3)一式两份,须严格按照模板提示填写,不得出现申请人的姓名和所在单位等背景材料。

2)电子版:以上两份材料电子版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bjqskl1535@163.com。邮件名称请按“2025滨江区智库课题+单位名称+课题负责人姓名+课题名称”格式。

3.联系人:陶怡,0571-89520618。

4.纸质材料寄送地址:江南大道100号滨江区政府1535办公室。

附件1 2025年度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选题指南.pdf

附件2 杭州市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申报书.doc

附件3 2025年度滨江区新型社科智库课题设计论证(活页).doc

 

杭州市滨江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5年4月11日


学会概况

查看详情

联系我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