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吴兴:文旅创客让乡村更时尚

发布时间:08-05 11:09 | 官网

静坐“茶经故里”品一盏香茗,躺在妙溪民宿做个美梦,躲进竹林秘境帐篷小憩片刻,走进郊外蝴蝶主题餐厅饱餐一顿……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着游客争相前往。

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吴兴区围绕“文化品牌第一目标、项目建设第一引擎、文旅创客第一主力”,大力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2023年10月,吴兴区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至关重要。近年来,吴兴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方式。吴兴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代茹介绍,吴兴区通过试行推广“乡村创客空间规划师结对服务”行动,培育“谷堆乡创”、鹭飞文旅等一批扎根乡村的文创团队,引进乡村创客160余名。

在妙西镇龙山村,由一座旧粮仓改建而成,集创意、创新、设计等于一体的创客空间——“谷堆乡创”,聚集了一群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重构乡村生活,让乡村时尚起来。

2018年,青年创客蒋晓锋引入“谷堆乡创”项目。“把老百姓变成老师,把乡村变成学校,把大地变成课堂。”蒋晓锋用年轻化的思维与理念深挖当地民俗文化,创新性地将传统民俗、传统节日、传统农事等文化内容转变成课程等文化产品,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每年吸引1.2万人次前来参观考察、研学培训。蒋晓锋介绍,“谷堆乡创”以文化为链带动乡村运营,形成创客与村民互利共生的模式,为村集体带来6万余元的“第一桶金”。“村民转变思想变成老师,在家门口开起了共享厨房、特色民宿等,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蒋晓锋说。

在妙山村,雾气氤氲的小桥流水宛若仙境,精致的农村楼院错落有致,美术馆、文化广场点缀其间。

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妙山村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对一批老旧危房进行了改建。原本废弃多年的羊圈摇身一变成了富有艺术气息的打卡点——老邓漫画美术馆,馆内陈列了笔记本、帆布袋、镜子、抱枕、扑克牌等许多文创产品。老邓本名邓辉华,是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副教授、水墨漫画家,更是一名乡村设计师,致力于乡村文化振兴,以漫画形式的文化内容为乡村振兴赋能。“漫画作品衍生出的文创产品用于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更能表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将农产品和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老邓说。

不断引进的青年创客,用他们的新想法、新理念激活乡村的创新活力与创业动力,已逐渐成为吴兴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采用青年人才与村集体、村民三方合作的方式,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打造妙溪民宿、精灵港、三联书店书山有潞等30余个青年人才创业项目,吴兴区已成为‘趁年轻趣吴兴’的热门‘打卡’地。”代茹说。

作为城市年轻人新的集聚地,南浔小伙儿宋翔创办的南山水上露营乐园如今已升级为“栖·sail沙滩”。以东南亚热带风格为主题的“栖·sail沙滩”,建有亲水休闲平台、水上运动码头、马尔代夫热沙滩、小雨林餐厅、泰式水上市集、音乐沙滩等八大板块,让游客不出长三角就能体验到“湖州小马尔代夫”般的沙滩度假生活。

人才的引进、创新场景的营造等将乡村美景与文旅产业连接,吴兴区不断积累乡村振兴实践经验。代茹表示,通过实施乡创空间“赋业”工程和产业人才“赋智”工程,利用青年思维将创意创新贯穿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行走于吴兴区妙西镇的乡间小路,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各具特色的乡创空间、纷繁多样的文旅场所让人流连忘返。创新与创意的奇妙化学反应在吴兴区不断上演,让更多人体验到乡村独有的文化浪漫。妙笔生花的微改造,既保留了当地原有的文化肌理,又为其注入文旅融合新能量。文旅深度融合之下,吴兴区以源源不断的文化产业新动能带动乡村的提质升级。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记者裴秋菊


学会概况

查看详情

联系我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