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25-07
文化援疆喜结硕果
本报实习记者 王思超一部部精彩的舞台剧被送到新疆,一个个文旅投资项目落地新疆,一期期精品文旅培训班办到新疆,一趟趟旅游包机专列抵达新疆……两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
30
2025-06
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究
林 妍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文化财富,它集中反映了乡村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形态,集中体现了村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承载着乡土记忆,是维系乡...
30
2025-06
美术馆如何赋能未来
本报记者 屈 菡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艺术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美术馆逐渐成为热门打卡地。“十四五”期间,各地美术馆观众参观数量逐年大幅增长。据统计,2023年国有美术馆...
30
2025-06
常山县文化馆:用实干与创新推进文化惠民
周 洁晨光熹微,社区广场上的腰鼓队已敲响欢快节奏;夜幕降临,乡村文化礼堂内戏曲声婉转悠扬……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这样充满烟火气的文艺场景随处可见。近年来,常山县文化馆紧扣群众文化需求,通过扶持文艺团...
23
2025-06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融入与传承
段洁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长河中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国际中文教育是语言与文化结合的载体,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与目的语即汉语...
23
2025-06
探寻书法中的“理”与“法”
杨 勇今人讨论书法,多言“法”字,论及书法之“理”者则相对较少。梳理古代书论,关于书法之“法”的讨论固不胜枚举,而“理”作为书法之“法”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古人的相关言论亦极为丰富。“理”具有超时空的...
23
2025-06
从LABUBU火爆 看原创设计的坚守
屈 菡近日,一件薄荷色LABUBU以124.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全球LABUBU拍卖最高纪录,此外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也以94.3万元成交,体现了LABUBU系列作品的火热程度。仿...
16
2025-06
王星记匠心百五载专场活动隆重启动
6月12日,当一曲悠扬的浙派古琴在杭州运河大剧院小剧场内缓缓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拱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王星记匠心百五载专场活动就此开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6
2025-06
AI时代,如何构建良好的美术生态?
本报记者 李百灵由AI绘制的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作品未经允许被他人借助AI修改后销售,这种行为如何认定?近日,在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举办的“检·艺知产服务站”启动活动上,检察官对一起人工智能生成物侵犯著...
16
2025-06
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
6月13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温州)系列活动在温州市九山书会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强,温州市委常委、宣传...